最新法律动态

利用外资 必须作为基本国策长期坚持

随着《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若干意见》(即“国20条”)出台,新一轮外商来华投资热潮呼之欲出。但是,社会上对利用外资还存在着一些争议,有的外国投资者对我国引资方向也有一些疑虑。为此,《人民日报》最近刊载“三看利用外资”系列文章,指出

崔鹏 杜海涛 富子梅

所有在中国经过法律注册的外资企业,我们都视同于中国企业;他们制造的产品都视同于中国制造;他们在中国设立的研发中心、创新的各种产品也都视同于中国产品的创新。——温家宝

外资带来的不仅仅是资金

目前,我国利用外资正步入新阶段。与此同时,社会上对利用外资仍存在一些争议,其中之一就是:我国外汇储备早已超过2万亿美元,市场流动性总体充足,还需要再利用外资吗?

其实,这种不差钱是相对过去而言的。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时期,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比,钱并不是太多,并且钱不都等于资本,国内资金形成资本的能力较弱,还需要包括利用外资在内的各种渠道不断吸收资金资本。

“更为重要的是,外商投资不仅带来了中国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外资带来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发展理念也深刻影响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商务部副部长马秀红说。

从数字看,仅2009年,占全国企业总数不足3%的外商投资企业,创造了全国28%的工业产值、近22%的税收、56%的出口额,直接吸纳11%的城镇就业人口。外企已成为中国参与全球竞争最积极的企业群体,引进技术占我国引进技术总量的60%以上。

据了解,吸收外资较充分的领域,正是技术和管理模式较先进、市场竞争较成熟的领域。外资对于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形成、政府管理模式与财税体制的演变等,也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

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外资对我技术进步、市场竞争等方面的作用不弱反强,服务外包、连锁经营等新型业态的发展,都与外企紧密关联。商务部外资司负责人表示,吸收外资不是一时一地的权宜之计和拾遗补缺的辅助手段,必须作为一项基本国策长期坚持。

经济实力强了,仍需利用外资

事实上,虽然我国吸收外资已形成较大规模,存量约1万亿美元,但总体上讲并不高。据统计,目前我国人年均吸收外资不到80美元,仅为全球水平的1/3、美国的1/10,远未达到饱和程度。

从全球看,吸收外资是大多数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政策。即便像美欧这样资金充裕、科技先进、市场体系完备的发达国家,也高度重视外资效用。2008年,美国尽管受到金融危机重创,但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额仍居高位,而当年我国的引资额虽达到历年最高值,也仅为美国的1/3。

“中国经济实力强了,仍需要继续大规模利用外资,通过引进外资优化资源配置,并与全球经济实现互动发展。”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王志乐说。

近两年,不断有人质疑外资并购国内企业,认为这会影响国家经济安全。

“我们对近年来媒体报道过的22个外资并购境内企业案例进行调查,发现没有一个真正危及国家经济安全,也没有一个在其行业内形成垄断,恰恰相反的是,它们促进了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的提高。”王志乐说,在利用外资过程中出现某些问题,不要一味地简单苛责别人,而更应检视自己在法制建设、监管力度等方面存在的缺陷。

转变发展方式,外资大有可为

我国正站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性关口。国务院最近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更好地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日立(中国)有限公司政府事务与市场战略部总经理蔡林海说:“中国现在致力于发展低碳经济,而我们在技术研发和制定规划上具有比较优势,可以为此提供更多支持。”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何曼青介绍,目前通用电气、思科、IBM、可口可乐、日立等公司都在主动参与和支持中国调整产业结构、节能减排等战略,其做法与经验可为国内企业提供重要参考。

转方式,科技是支撑。近年来,韩国三星集团在华设立6个独立研究所,在通讯、半导体、设计、软件等领域培养了大量优秀本土人才。位于广州番禺区的广州中联电梯导轨公司与西班牙塞维拉集团合作,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其生产的高速电梯导轨将完全取代进口产品,成为当地产业升级的典型。

引导外资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增加投资是一个重要方向。自1995年在四川投资生产菲尼克斯半导体开始,摩托罗拉一直积极响应西部大开发战略。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瑞彬说:“中国是摩托罗拉在美国本土之外最大的战略性市场,今后我们还将适时增加投资。”

“很多外资企业有技术、有经验、有意愿,只要我们引导得当,实现‘引资’与‘引智’结合,完全可以利用外资助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张晓晶说。

竞争加剧,吸引外资不能放松

中美商会近日发布的《2010年商务环境调查报告》显示,82%的企业对在华业务前景表示乐观。有关调查也表明,中国依然是全球最具吸引力的投资东道国。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广阔的市场空间、不断提升的人员素质、重视环保节能的科学发展方式等,依然是我国利用外资的突出优势。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新登记注册外商投资法人企业4811户,同比增长20%。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国进一步利用外资没有压力和难度。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跨国直接投资大幅萎缩。为促进经济复苏,许多国家加大引资力度,采取强化国际投资合作、放宽外资准入限制、加大政策优惠力度等方式吸引跨国投资。不少发达国家提出产业回归和“制造业再造”,吸引本国企业海外资金回流。据了解,作为全国外资企业最密集的城市之一,江苏省苏州市今年一季度外资企业对工业增长贡献率尽管高达68.6%,但外资增加额却未摆脱负增长局面,不容乐观。

同时,我国劳动密集型出口面临越南、印度等周边发展中国家的激烈竞争。这些国家劳动力、土地成本更低、没有货币升值之忧,同时还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改善投资软环境。例如,越南对外资企业实行“四免四减”,马来西亚、印度实行“五免十减”,对我国吸收外资形成较大竞争压力,甚至一些在华外商转向这些国家投资办厂。

后危机时代,全球大洗牌。只有抓住机遇,顺应世界经济格局新一轮调整变化趋势,继续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我们才有可能在竞争中求主动,在发展中占先手。即使看上去“不差钱了”,吸收外资也不可放松。

注重质量,外资发展空间小了吗?

外资要顺应转型升级

“从单纯的装配制造到高附加值研发生产,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吸收外资方向的必然要求。”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外经所所长张燕生说。

从规模上看,这些年我国利用外资不断累加,但在产业分布上,外企投向明显结构失衡。

从导向看,长期以来,利用外资偏重生产性投资,70%左右的外资集中在二产,且主要为一般加工组装企业。随着经济发展,这种以加工贸易为主导的吸收外资模式暴露出很大局限性:一是过分依赖国际市场,特别是欧美;二是品牌、设计、营销渠道、利润和结算中心均在国外,国内企业多停留在加工增值链条上份额不大的环节;三是容易产生贸易不平衡问题,使摩擦频发。其中,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出口产品,已成为国外与我国贸易争端的主要诱因。

世界市场不是无限扩张的,粗放式增长已走到尽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外经部副部长赵晋平认为,国际金融危机使中国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吸收外资,也必须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为中心,在促进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上花功夫,“外商投资企业要跟所有中国内资企业一样,按照新的国家能源资源战略、环境要求、产业和区域政策等来发展、运营。”

开放度实际上前所未有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若干意见》即“国20条”出台,标志着我国利用外资迈入重“质”时代。但也有外电质疑:这项新政,是不是意味着外资在中国的发展空间变小了?

恰恰相反,中国外资新政的题中之义,不是“收”,而是进一步“放”。

“国20条”提出,鼓励外资以参股、并购等方式参与国内企业改组改造和兼并重组;支持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公开发行股票;今年12月31日前,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外资研发中心确需进口的科技开发用品免征进口关税等,鼓励跨国公司在华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这些举措从多方面明确了新的优惠和鼓励措施,利用外资方式更加多样化。

过去,我国利用外资主要是“绿地投资”,即投资办厂。而近几年,国企改革日趋深化,国内资本市场和相关法律法规有所完善,外资并购明显增加。以并购方式吸收外资不仅可避免新建厂房、耗费资源,还能推进国企改革和科技创新,提高国际竞争力。困难企业也能借此脱困,避免国企倒闭产生的集中失业压力。

早在去年8月,商务部就表示,我国将允许外企境内上市。美国通用电气、巴西淡水河谷等多家外国公司都对此显露极大兴趣。汇丰(中国)行政总裁张勤近日表示:“汇丰有意在中国上市,计划募集资金500亿元人民币,力争成为中国内地发展规模最大的外资银行。”

据商务部统计,前5月外商新设在华投资企业和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各增14.3%和22.2%。商务部副部长马秀红说,通过持续不断地扩大市场准入范围,目前我国绝大部分领域都已对外开放,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已经有100多个服务贸易部门对外开放,在世贸组织成员中,“即便跟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开放度也是比较高的。拿政府采购来说,我们对境内所有企业包括外资企业都一视同仁。”

利用外资结构将更优化

我国外商投资企业现在主要集中于东南沿海,中西部地区偏少。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为外商投资带来了良机。“国20条”提出,对东部地区外企向中西部转移,要加大政策开放和技术资金配套支持力度。

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等战略的实施,使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管理水平、人才素质逐步提高,具备了承接更多外资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外资的底气。商务部统计,今年以来,西部地区吸收外资增幅已超东部。“国20条”鼓励外商投资现代服务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将外企纳入国家产业调整和振兴、高新企业认定等鼓励性政策框架之内。而我国确定10大产业振兴规划,陆续启动实施一批促进作用强、市场前景好的重大工程和发展项目,更受到外商高度关注。掌握先进技术的跨国公司瞄准这些领域,大可一展拳脚,投资效率会更高、回报更丰厚。

据悉,全球跨国投资投向服务业的比重,已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50%左右,上升到65%以上。其中,外包跃居成长最快的服务业跨国转移方式。后危机时期,国外大企业更加注重节约运营成本,争相将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有利于我国乘势做大服务外包业。总部在美国的上海易方客户服务中心昆山分公司经理于坚说:“去年,我们在昆山成立呼叫中心;今年,昆山公司的规模将扩大一倍。”昆山所在的苏州不仅是外资聚集地,也成为国内服务外包发展最快、势头最猛的城市。

与中国发展同步,外资将分享到更多的机会和果实。

优化环境,仅仅是下放权限吗?

“国20条”明确,《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总投资(包括增资)3亿美元以下的鼓励类、允许类项目,除《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规定需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核准之外,由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核准。不过,许多专家认为,假如把优化投资环境仅仅理解为下放权限,那还远远不够。

简审批、降门槛、畅渠道

行政效率不高一直困扰着不少在华外商。比如,如果投资额大,企业又设在北京之外的地方,企业就必须多次奔波于北京的审批部门和企业设立所在地,耗时耗力耗财。“国20条”的新规,使绝大多数外企可在其所在地的政府审批部门办妥相关手续。

据统计,去年以来仅商务部就先后取消和下放26大类的审批事项,2009年,全国新设2.34万家外企,需要报商务部核准的有56家,只占0.2%。“国20条”出台后,国家工商总局提出26条意见,从企业名称、增资扩股等多方面放低外资准入门槛,优化利用外资结构。

简审批、降门槛、畅渠道,受到外商欢迎。台山核电合营有限公司计划合同部总经理魏其岩说:“企业从获得发改委的相关审批,到领取营业执照,只用了不可思议的45分钟。”截至目前,国家工商总局共授予356个地方工商局外企核准登记权,中西部有42个市(地)级工商局被授予外企核准登记权,外企在中西部投资进一步便利化。

严监管与促发展并重

“放权并不等于放松监管、对违法违规行为熟视无睹。要正确处理好扶持企业发展与实现依法监管的关系。”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刘玉亭说。

尽管“国20条”指出可依法允许延长外企出资期限,缓解国际金融危机给外企出资带来的困难,但规范出资行为特别是首期出资,提高外企出资到位率,是加强监管的首要任务。工商总局外企注册局局长何训班告诉记者,在法律法规允许外企零注册资本设立的前提下,首期出资是否按期到位,与外企是否能正常开展经营活动关系密切;外企是否能按期出资,直接关系到股东的出资信用和其他股东利益。因此,建立出资提示、催缴、公示制度,才能有效督促出资人落实出资责任,履行出资义务,提高出资信用。

其次,切实强化对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监管。据调查,有少数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违法从事生产经营、投融资诈骗活动。

在监管中,依法纠正外商投资企业擅自从事限制类产业的行为同样重要。相关监管部门强调,要坚决取缔任何从事禁止类产业的外企,坚决查处外企违反国家利用外资产业政策的行为,多部门配合,做好“两高一资”和低水平、过剩产能扩张类外企的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和吊销营业执照,逐步淘汰落后的外企。

从“面对面”到“键对键”

广东明阳风电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金发对记者说,由于企业股权结构一再变化,最多时一年变更了七八次,每次都需重新办理营业执照,如果像以前那样一次次跑工商局,就是跑断了腿,也不可能及时办理。现在,只要登陆外资网上申报系统,轻点鼠标,就可完成网上预审,“预审通过后,邮政部门开办的营业执照快递服务还能送照上门,这在以前真是不敢奢望。”

“从‘面对面’到‘键对键’,企业足不出户办证照,外企登记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广州市工商局局长张建华说。

服务延伸到外商经营中。不少外企在重组过程中迫切希望能将债权转为股权,以增加出资方式,增加总投资额。上海、重庆等地已先行先试,允许外企投资者以债权出资。“国20条”提出,促进利用外资方式多样化,工商部门据此细化并明确,支持外商以股权出资、出质,以拥有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作价出资等方式进入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专家指出,目前中国仍是世界产业分工链中重要的转移目的地,且未来转移的重心将是高端制造业、区域研发中心和现代服务业,因此,对外商投资环境的优化并不仅仅是下放几个审批权,而是从体制、机制、理念、政策上全方位提升软环境,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打造更开放、更优良的“投资场”,切实让利用外资服务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来源:网易

作成日:2010年08月06日